top of page

談談“長新冠”與中醫調養

醫學指導/大內科主任 吳偉

文/研究生:徐榮霖、羅元、林晉海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新冠病毒第五代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在全國各地的第一波感染高峰的陸續渡過,“陽康後”人群數量不斷增加。初步估計,一些地區至少60-80%的人群處在“陽康後”狀態。“陽康”之後乏力、易疲勞、乾咳、呼吸急促、心悸、胸痛、肌肉痛、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食欲減退、大便稀溏、失眠、味覺減退、男性性功能減退等症狀仍然困擾著不少人,這種新冠感染後帶來的一系列症狀群,國外稱為“長新冠”(Long Covid)。從醫學上講,我們應該正視“陽康後”所面臨的“長新冠”問題。而且強調,“長新冠”需要一個康復過程,我們有信心指導患者經過康復期的調養,以期達到治癒的目標。那究竟什麼是“長新冠”呢?對於“長新冠”中醫又該如何調養呢?


什麼是“長新冠”(Long Covid)?

  據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康復的成年人中每5人就有1人出現“長新冠”。“長新冠”指的是新冠感染後發生的一系列長期的後遺症。這是一種包括各種身體和神經精神症狀的長期病程,持續12周以上。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長新冠”的定義是:在疑似或確診新冠病毒感染後3個月內出現新發症狀或持續症狀,且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且無法通過其他診斷來解釋。常見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也有其他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的症狀。


“長新冠”的臨床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長新冠”的最常見的症狀主要包括疲勞、呼吸短促和認知功能障礙(腦霧,brain fog)。除此之外,由於新冠病毒對人體多器官造成了損害,“長新冠”的症狀可以出現在呼吸、胃腸、心血管、神經或骨骼肌肉系統中,包括:咳嗽、腹瀉、心悸、失眠、肌肉疼痛、焦慮、血栓性疾病等臨床表現。以上症狀可能在從急性新冠發作初步恢復後出現,或在最初新冠感染後持續存在。


中醫調養

  新冠感染“陽康”之後,身體處於“餘邪未盡”“氣陰兩傷”“正氣內虛”的狀態,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中醫治療疫病注重“既病防變”“瘥後防複”,強調疾病過後的調養與康復。對付“長新冠”,中醫有妙招。

  (一)中藥調養:新冠感染在祖國醫學中屬溫熱病、瘟疫範疇,容易導致灼傷津液、耗損陰分,恢復期中藥調治應注重益氣養陰清熱,忌過早使用峻補藥物,謹防“爐煙雖熄,灰中有火”。

  1.養陰清熱方

  主治:口乾咽燥,大便幹結,難入眠等症。

  組成:沙參15g,麥冬15g,石斛15g,天花粉15g,知母10g,玉竹15g,生甘草6g,生地黃15g。

  2.益氣養陰方

  主治:乏力,易疲倦,汗多,口幹欲飲等症。

  組成:沙參20g,玉竹20g,生甘草6g,冬桑葉10g,麥冬15g,炒扁豆30g,花粉15g。

  3.複方川貝枇杷止咳露(院內製劑)

  主治:感冒,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咽痛。

  組成:川貝、枇杷葉、前胡等。

  4.養肺潤燥顆粒(院內製劑)

  主治:肺陰虧虛之乾咳;陽康後肺燥乾咳。

  組成:沙參、麥冬、百合、玉竹等。

  5.加味藿香正氣丸(中成藥)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陽康後腹痛、大便稀溏。

  組成:廣藿香、紫蘇葉、白芷、炒白術、制半夏、姜制厚樸、陳皮等。

  6.腦醒丸(院內製劑)

  主治:痰瘀互結之中風、中風後遺症;陽康後“腦霧”症。

  組成:石菖蒲、郁金、法夏等。

  7.補中益氣丸(中成藥)

  主治:脾胃虛弱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陽康後疲倦、乏力。

  組成:炙黃芪、黨參、炒白術、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炙甘草。

  8.酸棗安神膏(膏方)

  主治:心肝陰虛、虛熱內擾而引起的失眠。

  組成:酸棗仁、五味子、川芎、知母、茯苓、甘草、浮小麥、麥冬、天冬等。

  (二)中醫外治法:對於陽康後之頭痛、肌肉痛、失眠等,中醫外治法、針灸療法等療效卓著,作用迅速,“長新冠”患者可通過針灸、艾熏、按摩保健穴位,如大椎、關元、氣海、中脘、足三裡、百會、列缺、合穀等起到促進康復的作用。針對腦霧症,可以用雙手的手指自我叩擊四神聰;用雙手掩耳,鳴天鼓;艾灸四神聰(懸灸)。

  (三)運動調養:患者“陽康後”早期身體處於恢復階段,可循序漸進地開展運動鍛煉,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態及運動偏好,制定以有氧運動為主的運動方案,可選擇集調形、調息、調心為一體的傳統運動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等,同時可配合健步走、逐步恢復可以慢跑等運動方式,增加身體各部肌力,改善平衡力和柔韌性。運動需循序漸進,切忌運動時間過長強度過大,以免導致“勞複”。

  (四)飲食調養:1.保證營養攝入。2.飲食宜溫、宜軟、宜少食多餐,宜食富營養而易消化的食物。3.補充足量水分,1500~2000 mL/d,以溫開水或淡茶水或西洋參茶為好。4.中醫提倡“藥食同源”,“陽康”後患者平時可適當食用具有補氣養陰功效的食物,如山藥、百合、蓮子、紅棗、銀耳、梨、太子參、石斛、桂圓等藥膳。

  1.紅參燉瘦肉湯(或者改用雞肉)

  主治:氣虛證。

  組成:紅參10g,瘦肉100g,生薑2片,大棗2枚。

  2.西洋參燉瘦肉湯(或者改用雞肉)

  主治:氣陰兩虛證。

  組成:西洋參10-15g,瘦肉100g,生薑2片,大棗2枚。

  3.雪梨燉川貝湯

  主治:陽康者肺陰虧虛證。

  組成:雪梨1只(留皮去心),川貝6g,生薑2片,北杏10g,冰糖3-5g,電子燉盅,燉煮2-3小時。【注:①糖尿病患者,不加冰糖,改加瘦肉碎一兩,燉好下鹽調味;②如加燕窩10g(1瓣),效果更佳。】

  (五)起居調養:起居要規律。新冠感染之後,身體機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因此“陽康”者也要“坐月子”,要內斂精氣,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時,陽康者正氣內虛,家裡也可以用一些艾條、蒼術、石菖蒲薰蒸,以芳香避穢,防普通感冒、流感及其他微生物感染。

結語

  “正在陽”必須積極治療,“陽康後”並非萬事大吉,“長新冠”不容小覷。臨床實踐證明,中醫藥無論在新冠感染預防、治療、康復、養生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中醫治療疫病注重“既病防變”“瘥後防複”,對於“長新冠”的調養極其重視,強調精准化辨證論治、內外兼治、藥膳治療、起居有常、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精神內守等。希望“長新冠”的朋友們,充分利用好中醫調養的優勢,戰勝疾病,爭取早日恢復身體機能,回歸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參考文獻:略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中醫AI機遇與挑戰」新春論壇

蛇年大吉! 祝福大家身心健康、闔家平安! 人工智能(AI)技術正重塑中醫藥的未來!香港中醫藥科技學院誠邀中醫從業者、學術界及科技界人士參與「中醫AI機遇與挑戰」新春論壇,探討AI如何賦能傳統醫學,開創智慧中醫新時代。   青年中醫關注焦點  ...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