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黃耆夏日補氣, 強心護肺 / 2024年7月號"中醫生活"雜誌訪問
1. 黃芪性溫,一般的理解是偏向溫補類,請問在夏天應用不會過於燥熱嗎? 夏天也常用溫性藥。夏天經常飲凍品、食雪糕、乘涼、出汗多,都容易傷陽氣。中醫理論是有特定的症狀,就可以服相對應的中藥。只要配搭合宜,便不會出現上火的現象。 2. 哪類人士適宜在夏天服用黃芪?...
讀畢需時 2 分鐘


中醫防治心臟病 ---刊載於2025年6月中醫生活雜誌
中醫防治心臟病------ 講師:馬穎林 常見心臟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如冠心病)、心律不齊、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疾病、心臟瓣膜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等。2023年,心臟病是香港第三大致命疾病 (資料來源:政中醫防治心臟病-刊載於2025年6月中醫生活雜誌府統計處、衞生...
讀畢需時 4 分鐘


珍珠的藥用【養心閭】
作者: 吳偉 [1] 卿立金 [1] 徐榮霖 [1] 吳彤 [1] 林晉海 [1] 單位: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 珍珠歷來被視為來自江河海洋的珍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採捕和利用珍珠的國家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珍珠就是古代部落首領、王宮中的...
讀畢需時 5 分鐘


Nature系列重磅綜述:創造性提出心血管衰老的八大標誌!
Nature系列重磅綜述:創造性提出心血管衰老的八大標誌! Aging 2023-07-31 11:16 發表於四川 正常的迴圈功能是無病預期壽命(健康壽命)的關鍵決定因素。事實上,影響心血管系統的疾病越來越普遍,這也是導致全球發病、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維持心血管健...
讀畢需時 11 分鐘


光子中醫學 ---- 鄧鐵濤教授與劉頌豪院士共同創立的前沿學科
周毅等著. 國醫大師鄧鐵濤. 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1月 2001年,鄧鐵濤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劉頌豪聯合撰文,向世界宣告一門新的邊緣科學——光子中醫學建立。這是中國傳統醫學和現代光子學結合的前沿學科。...
讀畢需時 9 分鐘
心血管病患者如何防暑?
作者: 吳偉 [1] 褚慶民 [1] 林智超 [1] 徐榮霖 [1] 閆夢元 [1] 單位: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 夏日炎炎,酷暑逼人,尤其近日颱風“泰利”登陸前,甚至出現了38-40℃的高溫天氣,應證了中醫學“熱極生風”的理論。颱風一來,...
讀畢需時 6 分鐘
長新冠——新冠失眠(Coronasomnia)
作者: 吳偉 [1] 楊長盛 [1] 羅元 [1] 徐榮霖 [1] 單位: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中醫一院) [1] 進入後疫情時期,很多“陽康”後患者身體情況和生活總體恢復常態。然而,不少“陽康”後患者出現失眠症狀,甚至有的患者反映自己在“陽過”之前幾乎從...
讀畢需時 6 分鐘
長新冠——腦霧(Brain Fog)【養心閭】
作者: 吳偉[1] 王澍欣[1] 顧銘洋[1] 林晉海[1] 羅元[1] 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 醫學指導/吳偉教授、王澍欣主任中醫師 文/心血管科:顧銘洋、林晉海、羅元 有些朋友發現,雖然新冠病毒感染已經過去了,新冠奧密克戎核酸或抗原檢測也早...
讀畢需時 6 分鐘
談談“長新冠”與中醫調養
醫學指導/大內科主任 吳偉 文/研究生:徐榮霖、羅元、林晉海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新冠病毒第五代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在全國各地的第一波感染高峰的陸續渡過,“陽康後”人群數量不斷增加。初步估計,一些地區至少60-80%的人群處在“陽康後”狀態。“陽康”之後乏力、易疲勞、乾...
讀畢需時 5 分鐘


新冠感染退燒後的中醫調養
新冠感染退燒後的中醫調養 新冠疫情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隨著“20條”“新十條”“乙類乙管”等政策和法規的出臺及疫情防控進一步放開,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秩序逐漸回歸正常。與此同時,目前社會面新冠和流感正混雜流行。新冠“正在陽”、“陽康後”人群,無論在醫護人員還是在社會面,都普遍...
讀畢需時 4 分鐘
當心血管病患者發燒了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進入關鍵的轉折時期,我們身邊“轉陽”的人數也逐漸增多。發燒(發熱)是新冠感染的十大症狀之一,也是常見的先兆表現。由於恐慌,一些藥店的退燒藥、感冒藥、退熱中藥等甚至一藥難求。 是不是一變“陽”發燒,就要馬上吃退燒藥?當心血管病患者發燒了,就必須服用退燒藥?...
讀畢需時 5 分鐘


心衰患者的飲食調養
近日,一位55歲的男性患者因“活動後心悸、短氣、乏力,伴雙下肢水腫3月餘”來到我院心血管科就診。經完善體格檢查、抽血化驗BNP、胸片、心臟彩超、冠脈造影等檢驗、檢查後,這位患者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後,他的病情迅速好轉。...
讀畢需時 3 分鐘


甚麼是心臟起搏器?
在上一期推文中,我們講了心跳慢了怎麼辦。我們將心臟比作“兩室兩廳”的房子。在這一期,我們設想,如果房子總開關經常“跳閘”失靈(心動過緩),那能不能在人體中附加一個電源維持供電(心跳)? 在這樣的想法下,人工心臟起搏器誕生了。心臟起搏器是一種由電池供能、植入體內的電子儀器。它...
讀畢需時 3 分鐘


心跳慢了怎麼辦?
心跳慢了怎麼辦? 心跳多慢才叫慢? 心跳的快慢,用心率( 每分鐘的心跳次數 )表示。心率與性別、年齡、運動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女性的心率高於同齡的男性,老年人心率低於年輕人,而運動員或經常運動的人群的心率多低於普通成人。此外,心率尚受到藥物、疾病、情緒應激等多...
讀畢需時 5 分鐘


心跳不止,生命不息
心跳是生命活動的象徵。研究發現,人類胎兒在受孕16天便有了心跳,預示著小生命的到來;與之相對,人的心臟停止跳動,則代表生命的終止。我們的生命活動,正是依賴心臟不停的跳動而維持的。 心臟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靈樞·邪客》:“ 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讀畢需時 2 分鐘


冠心病患者支架術後就「一勞永逸」嗎?
我國有多少支架術後的冠心病患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現代人健康的重大威脅。根據2013年中國第5次衛生服務調查,我國≥15歲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率約為10.2‰, 60歲以上人群為27.8‰ 。當前我國冠心病患者人數約為1139萬,2019年城市、...
讀畢需時 6 分鐘


睡眠與心血管調養
人的一生有大約1/3在睡眠中度過 。因此,關注睡眠就是關注健康、關注生活。有鑑於此,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從2001年起,確定每年的3 月21日 為“ 世界睡眠日 ”。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也將“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我國。今年睡眠日的主題為“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讀畢需時 6 分鐘


運動與心血管
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可提高人體心血管機能水準,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及康復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不能一概而論。對於不同的個體、不同的體質,應注意三因制宜(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制定合適的運動方案(類型、運動量、強度、時間及節律)。...
讀畢需時 4 分鐘


養生先養心
國醫大師鄧老生前常言道:“養生先養心,養心必養德。”我國歷史上許多思想家、醫學家和養生家都把養心和養德放在養生的首位,甚至視其為“養生之根本”。 鄧老認為,高尚的道德情操常常令人心情愉悅、心理健康;反之,道德低下,甚至德性敗壞,則使人惶惶不可終日,自我毀滅。故俗話說:多行不...
讀畢需時 3 分鐘


胸痛怎麼辦?
胸痛是指胸前區的疼痛不適感,疼痛性質包括悶痛、緊縮、壓榨感、針刺痛、燒灼等,有時可放射至面頰及下頜部、咽頸部、後背部、左肩部、左上肢或上腹部,表現為酸脹、麻木或沉重感等。胸痛有如下特點: 1、胸痛很常見 研究表明,胸痛的年發生率約為15.5%,隨年齡增長而升高,以男性多見;...
讀畢需時 4 分鐘
bottom of page